12.23.2005
全身痠痛想起你
睡眠不足,感覺全身痠痛,凌晨時份還坐在電腦前看書寫文,肩背臂膀皮下骨裏隱隱作痛;其實一直想找專業師傅「鬆鬆骨」,可惜,一怕貴,二怕上深圳,三怕遇人不淑,最終還是沒去成,夜裏四下無人,唯有自己右手捏捏左手,左手捏捏右手,再捶背按兩肩,痠未盡散痛猶在之際,想起同房骨妹,特別掛念。
大學住宿舍,生活的時鐘都往後撥三四小時,凌晨才吃飯洗澡,甚至起床是普通不過的事,有時打字或看書久了,加上坐姿欠佳,肩膊尤其痠痛;同房骨妹這時總義不容辭站到椅背後替我消疲勞,有時累得緊要,她便著我伏在牀上按。想想,這樣的骨妹呼之則來,揮之則去,任勞任怨,沒花一毫半角,誰不願意。
骨妹第一次獻技,看她一副排骨相,力度卻不小,初時不習慣,嘩嘩叫痛,後來習慣了,反嫌力度不夠,嚷著「用力一點呀」,她便使力按出力捏,弄得我尖聲咿呀叫爽,突然想到要是剛在房門外經過的人無意聽到「用力一點」和咿咿呀呀,不知會想出甚麼來,兩人就笑作一團。
這夜,痠痛磨人,捱眼睏又抵冷想起同房骨妹你,那麼下回見面記緊給我捶一捶。
大學住宿舍,生活的時鐘都往後撥三四小時,凌晨才吃飯洗澡,甚至起床是普通不過的事,有時打字或看書久了,加上坐姿欠佳,肩膊尤其痠痛;同房骨妹這時總義不容辭站到椅背後替我消疲勞,有時累得緊要,她便著我伏在牀上按。想想,這樣的骨妹呼之則來,揮之則去,任勞任怨,沒花一毫半角,誰不願意。
骨妹第一次獻技,看她一副排骨相,力度卻不小,初時不習慣,嘩嘩叫痛,後來習慣了,反嫌力度不夠,嚷著「用力一點呀」,她便使力按出力捏,弄得我尖聲咿呀叫爽,突然想到要是剛在房門外經過的人無意聽到「用力一點」和咿咿呀呀,不知會想出甚麼來,兩人就笑作一團。
這夜,痠痛磨人,捱眼睏又抵冷想起同房骨妹你,那麼下回見面記緊給我捶一捶。
12.17.2005
警農灣仔混戰
慶幸世貿第六次部長級會議在港舉行,讓我知多了。
慶幸這天要上班,否則不會在電視機前坐定定觀戰。
(本來Li昨天說要過海看示威遊行的,我還答應了,最後還是因為貪睡,去不成。)
不過,傳媒的鏡頭、相片及文字下,是否盡是實況?
在香港長大,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在公眾地方發生的激烈衝突場面,聽說警方對付越南船民時,試過施放催淚彈。坐在電視機前看著,既緊張又有點興奮。示威者很團結,打鼓奏樂,聽命領袖,很一鼓作氣的衝上前,搶去警方鐵馬,再組成一個陣式突破警方防線。
聽到保安局長李少光呼籲市民不要到灣仔,若有親人及子女身在灣仔,也要離開。呼籲很好笑,雖然李局長表情很認真,但感覺有點滑稽,又令人搔不著頭腦。
警方出動胡椒噴霧、水炮、催淚彈、裝甲車,很大陣仗。印象中,在香港要「出動」裝甲車的,是卿姐有一回出席《城市論壇》,為避免維園阿伯「有所行動」,卿姐要坐裝甲車離開。
灣仔成了示威者與警方的角力場,我不討厭這班示威者,由三步一叩令人容動,到持棍追打香港警察,他們只是為了生活、為了生命,抗爭是唯一選擇,反而有點佩服他們的團結及組織力。
今天,我們哭了
「騷亂」:警察設的陷阱
親歷反世貿
反世貿
世貿之鋤強扶弱心態
慶幸這天要上班,否則不會在電視機前坐定定觀戰。
(本來Li昨天說要過海看示威遊行的,我還答應了,最後還是因為貪睡,去不成。)
不過,傳媒的鏡頭、相片及文字下,是否盡是實況?
在香港長大,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在公眾地方發生的激烈衝突場面,聽說警方對付越南船民時,試過施放催淚彈。坐在電視機前看著,既緊張又有點興奮。示威者很團結,打鼓奏樂,聽命領袖,很一鼓作氣的衝上前,搶去警方鐵馬,再組成一個陣式突破警方防線。
聽到保安局長李少光呼籲市民不要到灣仔,若有親人及子女身在灣仔,也要離開。呼籲很好笑,雖然李局長表情很認真,但感覺有點滑稽,又令人搔不著頭腦。
警方出動胡椒噴霧、水炮、催淚彈、裝甲車,很大陣仗。印象中,在香港要「出動」裝甲車的,是卿姐有一回出席《城市論壇》,為避免維園阿伯「有所行動」,卿姐要坐裝甲車離開。
灣仔成了示威者與警方的角力場,我不討厭這班示威者,由三步一叩令人容動,到持棍追打香港警察,他們只是為了生活、為了生命,抗爭是唯一選擇,反而有點佩服他們的團結及組織力。
今天,我們哭了
「騷亂」:警察設的陷阱
親歷反世貿
反世貿
世貿之鋤強扶弱心態
揶揄布殊動畫...好抵死﹗
我屬於紐西蘭?
我知道答案一定不會是美國的。我知道。我討厭美國。
未到過紐西蘭,但我想跟澳洲差不多吧,我喜歡澳洲,雖然那七天很短暫,而且有兩天花在飛機上,坐得屁股悶出花來,但我喜歡澳洲,很大自然、很舒服、很假日、很健康、很閒適、很清新的空氣,還有平到笑的生蠔,我想紐西蘭也差不多吧,我想我也會喜歡紐西蘭。
未到過紐西蘭,但我想跟澳洲差不多吧,我喜歡澳洲,雖然那七天很短暫,而且有兩天花在飛機上,坐得屁股悶出花來,但我喜歡澳洲,很大自然、很舒服、很假日、很健康、很閒適、很清新的空氣,還有平到笑的生蠔,我想紐西蘭也差不多吧,我想我也會喜歡紐西蘭。
You Belong in New Zealand |
![]() Good on ya, mate You're the best looking one of the bunch Though you're often forgotten... You're quite proud of who you are |
12.13.2005
由唉聲歎氣到發翕瘋
「中五生相擁跳樓」新聞見報的星期五晚,坐在巴士上,發覺自己這天是走運了,看到一對關係不錯的母女,既想起自己在野性呼喚的年代與父母的關係蠻不錯,又想到若然我們的社會大部分家長與子女也能這樣坐下來說說笑織織毛冷就好了。
(一)
前座的中學女生拿著才織了幾行的冷頸巾,問旁邊的母親織得好不好,母親接過頸巾說寬度不夠,手又時鬆時緊效果不好,話剛說出口就扯鬆毛冷,那本來織成的黃色一小片,扯出一條長長的黃色毛冷線。
女生把扯出的長長黃色毛冷線捲起來,然後自顧自喋喋不休說起學校運動會的花絮,紅社的啦啦隊都戴上后冠,很華麗啊,不過她們動作不夠強勁;我們的藍社以紫色為主題,這時女生臉上泛起了掩不住的笑容,先是提高了聲線然後掩一掩嘴,說化妝的時候老師誤把綠色顏料塗在某某同學的臉上,弄得大家嘩哈哈大叫又大笑;綠社的把用來裝飾聖誕樹的都掛到頸上頭上,仿如戴上假髮,很誇張啊,不過她們最後奪得甚麼甚麼獎……。女生吱吱喳喳地想把校裏的事悉數說出來,母親已經把毛冷拆散了,那黃色的一小片不見了,而且已經密密手重新織到第五行,「怎麼樣?你今天上班發生了甚麼趣事?」中學女生問正在織冷頸巾的母親,母親回說阿乜水這天是如何如何,母女倆然後一起笑……
車程三十分鐘,女生直到落車的一刻,嘴巴幾乎是沒有停過說起青春在發芽的點滴,母親沒有以「我食鹽多過你食米」的家長口脗指導女兒,更教我驚訝的是女兒主動問起母親工作的「趣事」,不知她們有沒有討論這則驚動學界的新聞。
(二)
差不多下車的時候,鄰座的女生撥了通電話給父親,說自己排球隊練習完了,正在回家途中,巴士經過彩虹邨,然後問父親身在何方。父親在電話的那一邊答女兒也在歸途後,問了一個問題,女兒回說沒有看呀,發生甚麼事?大概老爸提及中五生相擁跳樓的新聞,女兒答「啊,那宗新聞嘛,大概都知道了,老師跟同學今天都在談論……」通話中斷後,女生又撥了通電話,這次是給男朋友的。
兩代的疏離不是單方面能促成,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實在大,一程車的相處時間,一通電話的問候,對某些兩代人來說都是LV級的奢侈品;對性的好奇與無知、嚴父式管教豎起的銅牆鐵壁,因為要避過鴻溝而寧上絕路。報道指,男死者母親慨歎:「如果一早知道這事,問題就容易解決啦……怪就只怪兒子愛得太癡!」真是如這樣說得容易解決嗎?事情發生以後,說的做的哭的鬧的都太遲了,那句「早知道」,是說遲了,也說得輕鬆了。
(一)
前座的中學女生拿著才織了幾行的冷頸巾,問旁邊的母親織得好不好,母親接過頸巾說寬度不夠,手又時鬆時緊效果不好,話剛說出口就扯鬆毛冷,那本來織成的黃色一小片,扯出一條長長的黃色毛冷線。
女生把扯出的長長黃色毛冷線捲起來,然後自顧自喋喋不休說起學校運動會的花絮,紅社的啦啦隊都戴上后冠,很華麗啊,不過她們動作不夠強勁;我們的藍社以紫色為主題,這時女生臉上泛起了掩不住的笑容,先是提高了聲線然後掩一掩嘴,說化妝的時候老師誤把綠色顏料塗在某某同學的臉上,弄得大家嘩哈哈大叫又大笑;綠社的把用來裝飾聖誕樹的都掛到頸上頭上,仿如戴上假髮,很誇張啊,不過她們最後奪得甚麼甚麼獎……。女生吱吱喳喳地想把校裏的事悉數說出來,母親已經把毛冷拆散了,那黃色的一小片不見了,而且已經密密手重新織到第五行,「怎麼樣?你今天上班發生了甚麼趣事?」中學女生問正在織冷頸巾的母親,母親回說阿乜水這天是如何如何,母女倆然後一起笑……
車程三十分鐘,女生直到落車的一刻,嘴巴幾乎是沒有停過說起青春在發芽的點滴,母親沒有以「我食鹽多過你食米」的家長口脗指導女兒,更教我驚訝的是女兒主動問起母親工作的「趣事」,不知她們有沒有討論這則驚動學界的新聞。
(二)
差不多下車的時候,鄰座的女生撥了通電話給父親,說自己排球隊練習完了,正在回家途中,巴士經過彩虹邨,然後問父親身在何方。父親在電話的那一邊答女兒也在歸途後,問了一個問題,女兒回說沒有看呀,發生甚麼事?大概老爸提及中五生相擁跳樓的新聞,女兒答「啊,那宗新聞嘛,大概都知道了,老師跟同學今天都在談論……」通話中斷後,女生又撥了通電話,這次是給男朋友的。
兩代的疏離不是單方面能促成,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實在大,一程車的相處時間,一通電話的問候,對某些兩代人來說都是LV級的奢侈品;對性的好奇與無知、嚴父式管教豎起的銅牆鐵壁,因為要避過鴻溝而寧上絕路。報道指,男死者母親慨歎:「如果一早知道這事,問題就容易解決啦……怪就只怪兒子愛得太癡!」真是如這樣說得容易解決嗎?事情發生以後,說的做的哭的鬧的都太遲了,那句「早知道」,是說遲了,也說得輕鬆了。
12.11.2005
看了.唉聲歎氣

這星期的新聞,看了叫人連聲嘆氣。青春無敵、後生可畏、大有可為、前途無限……本來都是屬於他們的,可惜,他們選擇走上不歸路,為何我們的社會接二連三發生這種令人慘不忍睹的悲劇?我們的社會怎麼了?我們的年輕一代怎麼了?除了搖頭嘆息,我不知要怎麼說。
我既不是社工,又不是為人師表,更不是心理學家,無意探討複雜的社會問題,也無意冒犯甚麼人,只是有感而發。究竟現在的學生哥是怎樣跟父母溝通的?家庭關係又如何?
星期五晚坐在巴士上,分別看到一對母女及一對父女的對話,稍後再談。(眼睏,先睡)
12.06.2005
影印機的聯想
這家公司的影印機患了重症——疲勞過度。
它記得,出廠不久,便進了這家公司幹活,頭一個月,它身邊早晚都圍了一圈人,都在驚歎它的速度,它的外形也迷倒不少女同事,那時,讚歎聲化做了力量,它只管一股勁兒地影印,朝七晚十一也在所不計。
在這裏賣氣力也賣墨,死拼經年,教它更快看得見夕陽,如今到了筋疲力竭的地步,墨水不夠又不夠勤快,才翻印了幾頁紙便紅了臉喘著氣,更多的時候塞了一肚紙,呆在一旁。它嘗試再鍛煉自己的體格,可惜還是應付不來;有個女孩子毫不留情地說過,掀開它的蓋頂活像脫骹的小巴車門,也活像用薄片木板搭建的陋舍,微風一吹,它便噼啪一聲塌下來弄得肢離破碎。它知道自己已是拿了幾面金牌的老臣子,頂門留著幾根白髮、佝僂著身子上班,已走到油盡燈枯的地步,等的就是公司一紙打發,到時它便光榮引退。
那女孩的說話,教它倒數著自己的日子,心理覺著難受,便更力不從心。操控它的人有時給氣炸了,索性找別部門的新丁幫忙,有一回看見那人的身影漸漸遠去,然後又滿心歡喜地拿着影印妥的文件走過身邊,它只好悄然嘆氣。怨只怨自己年事已高,它望著鏡子對自己說。往後,它只做閒散的工作,如果那天肚裏沒塞住沾滿油墨的紙的話。
光榮引退的時刻到了。這天,公司來了個新丁,說是代替它的,不過公司說新丁是高科技智能型,可以免卻交接程序,沒有一紙打發便把已經收拾好的包袱遞到它手中,要它走。站在電梯大堂上,它一片茫然望著門上依稀的倒影——頭頂沒有亮著光榮的環,只有那幾根一直伴著它的白髮。
它靜悄悄離開這家公司的時候,有人說,老闆打的算盤響,換了新影印機,今年的花紅還是凶多吉少。
它記得,出廠不久,便進了這家公司幹活,頭一個月,它身邊早晚都圍了一圈人,都在驚歎它的速度,它的外形也迷倒不少女同事,那時,讚歎聲化做了力量,它只管一股勁兒地影印,朝七晚十一也在所不計。
在這裏賣氣力也賣墨,死拼經年,教它更快看得見夕陽,如今到了筋疲力竭的地步,墨水不夠又不夠勤快,才翻印了幾頁紙便紅了臉喘著氣,更多的時候塞了一肚紙,呆在一旁。它嘗試再鍛煉自己的體格,可惜還是應付不來;有個女孩子毫不留情地說過,掀開它的蓋頂活像脫骹的小巴車門,也活像用薄片木板搭建的陋舍,微風一吹,它便噼啪一聲塌下來弄得肢離破碎。它知道自己已是拿了幾面金牌的老臣子,頂門留著幾根白髮、佝僂著身子上班,已走到油盡燈枯的地步,等的就是公司一紙打發,到時它便光榮引退。
那女孩的說話,教它倒數著自己的日子,心理覺著難受,便更力不從心。操控它的人有時給氣炸了,索性找別部門的新丁幫忙,有一回看見那人的身影漸漸遠去,然後又滿心歡喜地拿着影印妥的文件走過身邊,它只好悄然嘆氣。怨只怨自己年事已高,它望著鏡子對自己說。往後,它只做閒散的工作,如果那天肚裏沒塞住沾滿油墨的紙的話。
光榮引退的時刻到了。這天,公司來了個新丁,說是代替它的,不過公司說新丁是高科技智能型,可以免卻交接程序,沒有一紙打發便把已經收拾好的包袱遞到它手中,要它走。站在電梯大堂上,它一片茫然望著門上依稀的倒影——頭頂沒有亮著光榮的環,只有那幾根一直伴著它的白髮。
它靜悄悄離開這家公司的時候,有人說,老闆打的算盤響,換了新影印機,今年的花紅還是凶多吉少。
12.04.2005
針黹*
買了件外套,款式、顏色、尺碼和價錢都很稱心,唯獨領位小飾物縫補手工之劣與醜嚇了我一跳,本來一百分的外套,扣了二十分,真不明白品牌的設計師何以如此棋差一着,心裏盤算過可以回家改良一下,就付錢買下。
很久沒拿起針線,遇上要縫補的衣物,總有媽代勞,本以為這次又要假手母親,卻破了例。找出針線、剪刀,還有在尖沙嘴買回來的閃石,把不滿意的閃片剪掉,一針一針地縫上閃石,效果不錯,蠻有滿足感。
向來自認非「女仔手作」的能手,煮飯、焗蛋糕、針黹、織冷衫,可謂樣樣皆輸,連我都給自己打上不及格。小中學時代上家政課,總愛乘秋風起之時教織冷頸巾,我沒有纖纖十指,只有粗心大意,連最簡單的冷頸巾都織不好,本來應該出現的兩條平衡線變成了一條迂迴曲折的小路,唯有請「槍手」——阿姨,後來頸巾給賞識成為學校開放日的展品。家政課還教針黹,都是媽代做的功課,她總看不過眼我雞手鴨腳把淺易得不能再淺易的東西弄得一團糟,後來,由她出手做的天使針包和布袋都給釘在展板上。
弟校褲「爆呔」的那年,我讀中三。午飯時候,他要我補救,拿着針線拉上穿下地縫,沒覺半點難度,事成後弟應該會亮着發光的眼感激我,因為他又可以瀟灑地在女生面前表演越過防截射籃。想不到這次處女補褲會成為一生難忘的笑料。
弟揚起褲看了一眼,以疑惑的眼神望我,一副不客氣的口吻:「嘩,乸埋成舊嘢咁,點着?」
我發現原來手工真的很差,只好硬着頭皮說:「你穿上去,別人不會察覺的。」
弟穿上之後,剛才經我手「補救」的校褲實在令人慘不忍睹的「乸埋成舊」,我忍俊不禁,爆笑自己怎麼會弄成這個樣子,還拋下一句:「着住先啦,好過你着穿窿褲。」
弟沒有選擇又不情願地出門,那天放學,他立即回家。
*黹,音指。
很久沒拿起針線,遇上要縫補的衣物,總有媽代勞,本以為這次又要假手母親,卻破了例。找出針線、剪刀,還有在尖沙嘴買回來的閃石,把不滿意的閃片剪掉,一針一針地縫上閃石,效果不錯,蠻有滿足感。
向來自認非「女仔手作」的能手,煮飯、焗蛋糕、針黹、織冷衫,可謂樣樣皆輸,連我都給自己打上不及格。小中學時代上家政課,總愛乘秋風起之時教織冷頸巾,我沒有纖纖十指,只有粗心大意,連最簡單的冷頸巾都織不好,本來應該出現的兩條平衡線變成了一條迂迴曲折的小路,唯有請「槍手」——阿姨,後來頸巾給賞識成為學校開放日的展品。家政課還教針黹,都是媽代做的功課,她總看不過眼我雞手鴨腳把淺易得不能再淺易的東西弄得一團糟,後來,由她出手做的天使針包和布袋都給釘在展板上。
弟校褲「爆呔」的那年,我讀中三。午飯時候,他要我補救,拿着針線拉上穿下地縫,沒覺半點難度,事成後弟應該會亮着發光的眼感激我,因為他又可以瀟灑地在女生面前表演越過防截射籃。想不到這次處女補褲會成為一生難忘的笑料。
弟揚起褲看了一眼,以疑惑的眼神望我,一副不客氣的口吻:「嘩,乸埋成舊嘢咁,點着?」
我發現原來手工真的很差,只好硬着頭皮說:「你穿上去,別人不會察覺的。」
弟穿上之後,剛才經我手「補救」的校褲實在令人慘不忍睹的「乸埋成舊」,我忍俊不禁,爆笑自己怎麼會弄成這個樣子,還拋下一句:「着住先啦,好過你着穿窿褲。」
弟沒有選擇又不情願地出門,那天放學,他立即回家。
*黹,音指。